企業安全管理標準化的建立與實施 摘要: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標準化已成為世界性潮流。標準的執行是安全管理標準化的一個關鍵環節,班組安全管理標準化“4R”管理模式有助于標準執行的標準化,班組的安全管理標準化是實施基礎。 關鍵詞:安全管理標準化 4R管理模式 隨著國家《安全生產法》的正式頒布與實施,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成為社會是否認同該企業的主要衡量標準之一?!鞍踩a生正效益,事故導致負效益”越來越成為企業家們的共識。為了追求安全生產的正效益,各企業都在不同程度地強化安全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然而,由于管理者安全意識、知識水平的局限性,不同的企業采用各不相同的安全管理模式,很多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還比較低。通過多年的企業實踐,筆者認為引入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推行安全管理標準化可使企業少走彎路,較快建立科學的安全管理體系,實現安全生產的預期目標。 企業安全管理標準化,簡單來說就是針對企業的現狀(含人員狀況、設備設施狀況、作業環境狀況、生產經營與銷售狀況),制定系統化的安全管理標準或程序,然后組織貫徹實施和檢查考核。換句話說,企業要實現安全管理標準化,要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第一,依據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要求,制訂一套系統的安全管理標準;第二,解決標準的執行問題;第三,定期對標準進行評審、修訂;第四,班組安全管理標準化。 1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在全球范圍的推行 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已有30多個國家擁有相應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最為典型的當屬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它們都有比較完整的標準系列、正規的培訓機構和初步完善的國家認證制度。在美國,很多企業都引進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在推廣該管理體系的初始階段,很多企業擔心體系的引進與實施會導致企業成本的增加,但是在該管理體系運行之后,企業強烈地感受到它能夠極大地提升自身運作功能,因而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理解和接受。國際勞工組織(ILO)也在開展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標準化工作,在1999年4月第15屆世界職業安全健康大會上,ILO負責人指出,ILO將像貫徹ISO9000和ISO14000一樣,研究進行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評價,并于2001年發布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導則》。 我國十分重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化問題。2001年12月,中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正式頒布了國家標準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這表明中國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與世界接軌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化全面、正規地展開。 2 職業安全管理標準的制定 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共分五大塊17個要素。企業可依據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規范要求,制訂一套系統的安全管理標準(即體系文件)。按照體系文件的層次分類,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文件可分為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三個層次。小型企業可以簡化體系文件的層次。 管理手冊是組織根據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標準及本組織職業安全健康方針、目標全面地描述本組織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文件,主要供組織內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提供客戶使用,集中表述本組織的職業安全健康保證能力。 程序文件是組織根據本組織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手冊的要求,為達到既定的職業安全健康方針、目標所需要的程序和對策,描述實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要素涉及的各個職能部門活動的文件,供各職能部門使用。程序文件處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文件結構中的第二層,因此,職業安全健康程序文件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上它是管理手冊的展開和具體化,使得管理手冊中原則性和綱領性的要求得到展開和落實,對下它應引出相應的支持性文件,包括作業指導書和記錄表格等。 作業文件是圍繞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的要求,描述具體的工作崗位和工作現場如何完成某項工作任務的具體做法,是一個詳細的工作文件,主要供個人或小組使用。作業文件包括表格、報告、作業指導書(操作規程)、記錄等。 3 標準的執行 建立了系統的安全管理標準之后,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執行該標準。事實上,制訂一套完整、系統的安全管理標準并不難,有幾個年的行業經驗可供借鑒,有多年的企業自身管理經驗積累,很多企業都據此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安全管理標準。但是安全管理績效往往不盡如人意,問題何在?問題的關鍵是標準的執行力沒有最終解決,管理標準只是紙上談兵。如何實現標準從上至下、不折不扣地得到貫徹實施,這是解決安全管理標準化的一個關鍵環節。換句話說,標準的執行也要實現標準化。 關于標準執行的標準化,筆者推崇“4R”管理模式,并建議以此建立一套獨立的執行系統。 R1——執行的驅動系統。制定目標,并將執行標準需要計劃的任務層層分解。將年度計劃落實到部門與具體的行動上。這里講的目標與計劃任務的層層分解,是指從上往下逐級分解,一直分解到班組。大企業要尤其重視這一點,因為大企業層次多,往往高層的年度計劃制訂得很詳細周密,但中層在進行分解時走樣甚至不往下分解,標準的執行與落實就成了一句空話。這就好比一臺機器,不管其馬力設計得多么強勁,一旦其傳動裝置失效,它就無法驅動。 R2——執行人的職責系統(KPI)。明確每個崗位的責、權、利(即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識別關鍵績效(KPI)并提出一整套績效標準。要注意的是,安全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其績效標準不能只看結果,不問過程,應該對預防性的基礎工作提出績效要求。比如本集團公司對下屬各專業公司職業安全健康關鍵績效指標(KPI)完成情況考核細則就分為“硬指標(結果指標)績效考核”與“軟指標(基礎工作)績效考核”兩部分。 R3——執行效果的檢查系統。通過制度化的質詢會議或定期的內部審核方式,在事實和數據基礎上將各個層次的行動過程納入公司目標管理系統。實際上,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規范本身即要求實施該體系的企業要建立三級監督機制:①績效測量與監測(主要體現是日常例行的監督檢查);②內部審核;③管理評審。這其實就是一個執行效果的檢查系統。 R4——執行結果的考核系統。通過業績考核方案,將業績與薪酬掛鉤,并獎勵績效好的員工,懲處或淘汰未達目標的員工。關于考核系統,可采取逐級往下考核的方式。例如,集團公司的分級考核模式為:集團建立對各專業公司的考核要求;各專業公司建立對各分廠的考核要求;各分廠建立對各車間的考核要求;各車間建立對各班組的考核要求;各班組則建立對班組成員的考核要求。除集團公司外,各級制訂的對下級的考核要求是對上級的考核要求的展開與延伸,所以必須保證100%的滿足上級的考核要求,否則,建立的考核系統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執行效果將大打折扣。假設各級對上級的執行率均為80%,則集團公司的考核要求最終的執行效果為:80%(專業公司)×80%(分廠)×80%(車間)×80%(班組)=40.96%,很顯然,50%不到。80%安全事故根本原因在管理,管理學也強調80:20原則??己酥贫壤镆攸c解決追究管理者管理工作上的漏洞、失誤、疏忽、偏差而導致的安全風險和安全事故。相應的制度設計里要考慮從管理流程上優化減少管理工作上的漏洞、失誤、疏忽、偏差而導致的安全風險和安全事故。對于作業員工的考核要人性化。 4 標準的定期評審與修訂 一套系統化的安全管理標準制訂好以后,不能長期一成不變,尤其是程序文件部分更要與時俱進。當國家出臺新的法律法規,對企業安全生產提出新的要求,當企業的組織機構、規模、業務類型等發生變化,或企業的最高管理者發生變化時,企業應該對管理標準組織評審并確定需要修訂的內容。一般情況下,標準的評審修訂周期可定為1-2年。評審修訂周期的確定,是基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周期和企業發展速度的綜合考慮。 5 班組安全管理標準化是企業實施安全管理標準化的基礎 管理學的木桶原理告訴我們,木桶所盛裝的最大水量取決于最短的那片木板。企業的安全管理最終都要通過班組來實施,如果班組的安全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所有的努力(盛裝的水)都將隨著管理最差的那些班組(最短木板)而泄漏出去。因此,班組安全管理標準化是企業實施安全管理標準化的基礎。班組安全管理標準化可從如下三方面展開:班組管理標準化;現場標準化;操作標準化。 班組管理標準化的內容包括:①崗位安全責任制齊全具體,明示于崗位;②班組長和班組安全員安全責任明確;③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健全,明示于崗位;④定期安全活動能做到”人員、時間、內容”三落實,并且有詳細記錄;⑤各種安全基礎資料齊全;⑥對各種事故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嚴肅處理;⑦安全生產與其他工作(設備管理、質量管理、文明生產等)緊密結合。 班組現場標準化的內容包括:①各種安全標志符合國家標準,現場標志醒目、齊全;②現場物料、設備、工具擺放整齊、清潔,符合安全規定;③各種信號裝置、防護裝置齊全、可靠;④安全通道暢通,現場無隱患;⑤有害作業點達標率達到國家標準要求;⑥嚴格遵守勞動紀律;⑦現場消防器材齊全可靠;⑧通風設施完善,應急措施落到實處;⑨應急組織健全并定期進行演練。 班組操作標準化的內容包括:①班組各工種操作程序及動作標準齊全,具有可操作性;②班組成員對本崗位操作程序和動作標準做到會背、會操作,平時按操作程序和動作標準作業;③所有進入現場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佩戴好個人防護用品;④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做到持證上崗。 綜上所述,企業安全管理的標準化就是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及其它要求的具體辦法和配套措施。一套簡練、切合實際的制度(包括相應的激勵機制)是核心,班組安全管理標準化是基礎,標準的執行是關鍵
本頁關鍵詞:企業安全管理標準化的建立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