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的由來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化的提出,根本上出于兩方面因素:一方面,隨著生產的發展,職業健康安全問題的不斷突出,人們在尋求有效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法,期待有一個系統的、結構化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在世界經濟貿易活動中,企業的活動中所涉及的職業健康安全問題受到普遍關注,需要統一的國際標準規范相關的職業健康安全行為,特別是ISO 9000、ISO 14000系列標準在世界范圍內的成功實施,促進了國際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化的發展。 一、解決現代職業健康安全問題需要系統化管理 據ILO(國際勞工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發生的各類傷亡事故大約為2.5億起,這意味著每天發生68.5萬起,每小時發生2.8萬起,每分鐘發生475.6起。全世界每年死于工傷事故和職業病危害的人數約為110萬(其中約25%為職業病引起的死亡),這比媒體所報道的每年交通事故死亡99萬人、暴力死亡56.3萬人、局部戰爭死亡50.2萬人和愛滋病死亡31.2萬人都要多。在這些事故中,死亡事故比例還是很大的,初步估算每天有3000人死于工作,ILO估計勞動疾病到2020年將翻一番。在這些工傷事故和職業危害中,發展中國家所占比例甚高,如印度等,事故死亡率比發達國家高出1倍以上,其他少數國家或地區高出4倍以上。面對嚴重的全球化職業健康安全問題,國際勞工組織呼吁,經濟競爭加劇和全球化發展不能以犧牲勞動者的職業健康安全利益為代價,而是到了維護勞動者人權、對生命質量提出更高要求的時候了。 現代安全科學理論認為,一起傷亡事故的發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所致??刂迫说牟话踩袨?,需要在總結心理學、行為科學等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教育、培訓等來提高人的意識和能力;物的不安全狀態需采納實用安全技術來改善。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出現了很多工業復雜系統,即指技術密集,包括技術設備、人、以及組織三類元素的社會——技術系統,如化工與石油化工、電力、鐵路、礦山、核電等工業組織。生產實際表明,對于工業復雜系統,完全依靠安全技術系統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還不足以完全杜絕事故,而直接影響安全技術系統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的組織管理因素,已成為是否導致復雜系統事故發生的最深層原因。復雜系統的特點是因素眾多、結構復雜、整體性強,而且具有隨機性、非線性、不穩定、非平衡和多種發展可能等特點。系統思想是解決復雜系統問題的科學方法,傳統方法是無能為力的。 系統化管理是現代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顯著特征。系統化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是以系統安全的思想為基礎,從企業的整體出發,把管理重點放在事故預防的整體效應上,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業達到最佳安全狀態。所謂系統安全,是人們為預防復雜系統事故而開發、研究出來的安全理論、方法體系,是在系統壽命期間內應用系統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識系統中的危險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險性最小,從而使系統在規定的性能、時間和成本范圍內達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是以系統安全的思想為核心,采用系統、結構化的管理模式,為組織提供了一種科學、有效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規范和指南。 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是國際貿易的需要 職業健康安全問題與生產過程具有緊密的相關性,生產過程導致了職業健康安全問題,因此在貿易活動中,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行為必然受到普遍的關注。人們在貿易活動中關注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行為的原因,一方面職業健康安全問題威脅人類共同的生命利益,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另一方面就是企業產品或服務中所包含的職業健康安全成本問題。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協議中要求,不應由于各國法規和標準的差異,而造成國際經濟活動中的非關稅貿易壁壘;強調在可能情況下,盡量采用國際標準。歐、美等工業化國家提出:由于國際貿易的發展和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活動中越來越多的參與,各國職業健康安全的差異使發達國家在成本價格和貿易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只有在世界范圍內采取統一的職業健康安全標準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1990年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和IEC(國際電工委員會)聯合出版了《展望未來——高新技術對標準的需求》一書,書中認為“環境與安全”是當今世界標準化工作中最緊迫的四個課題之一。ISO將1992年世界標準日的主題定為“職業安全”。 隨著我國加入WTO之后,企業在國際貿易活動中會面臨更多的職業健康安全的要求與挑戰。企業通過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能夠系統化、規范化地管理其職業健康安全行為,提高其職業健康安全績效,進而在國際貿易活動中處于主動地位。
本頁關鍵詞: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