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對外形象,確保穩定地提供滿足顧客和適用法律法規要求的產品,達到顧客和其他相關方滿意的目的,組織越來越重視ISO9000(包括QS9000、TL9000等)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SA8000社會責任保障體系等的建立和實施。毫無疑問,任何組織都期望在建立和實施這些管理體系時,能夠提高效率與效益,希望只建立一套管理體系,就能夠覆蓋盡可能多的管理體系要求,能夠得到盡可能多的認證證書。筆者采用過程方法和以過程為基礎的一體化管理體系模式,研究和探索出一套能夠十分方便和簡單地“嫁接”多種管理體系要求的“管理平臺”,并在該管理平臺上成功地建立和實施了ISO14001和ISO9001一體化管理體系。本文簡要介紹采用以過程為基礎的一體化管理體系模式建立和實施環境、質量一體化管理體系(以下簡稱一體化管理體系)的主要內容。一、一體化管理及其管理體系的理論基礎ISO9000:2000標準所描述的八項質量管理原則和PDCA循環是建立和實施一體化管理體系的理論基礎。其中,過程方法和以過程為基礎的一體化管理體系模式是核心手段。1. 過程及有關定義在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過程中,組織對“過程”及有關定義的理解非常重要。正如ISO9001:2000標準所定義,任何接受輸入并將其轉化為輸出的活動都可以被認為是一個過程。一個過程應當是或者本身是一種增值轉換。組織的一體化管理體系應當由許許多多“過程”串聯或并聯而成,在組織內部組成“過程網絡”。通常,一個過程的輸出將直接成為下一個過程的輸入。組織可以應用過程方法系統地識別和管理內部所涉及的過程和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聯系。一體化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包括與管理活動、資源提供、廢棄物產生、產品實現、監視與測量、廢棄物處理、產品防護等有關的過程。ISO14001/ISO9001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完整過程:輸入(資源 要求)、轉化(產品實現 廢棄物產生)、輸出(產品 廢棄物)。每一過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資源、要求、產品和廢棄物。其中,“資源”是指實現顧客滿意產品所必需的資源,一般包括人員、設備、原材料、技術方法、監測手段和生產顧客滿意產品所需的環境等?!耙蟆敝割櫩头煞ㄒ幒推渌嚓P方的要求,包括對產品的要求和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任何要求?!爱a品”是指過程輸出的主要結果,也就是顧客和其他相關方滿意的產品(product)。同時,符合ISO9001標準1.1“總則”在注釋中所界定的:“僅適用于預期提供給顧客或顧客所要求的產品”,即ISO9000標準3.4.2中“質量保證主要關注預期的產品”?!皬U棄物(waste)”是指過程輸出的除產品以外的非預期的結果。廢棄物包括任何“副產品”、廢水、廢氣、噪聲、固體廢棄物和不合格品等,符合ISO14001標準所定義的給環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變化的,或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即等同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必須控制的環境因素(environmental aspect)。事實上,ISO9001:2000標準要求控制的基本內容主要是針對不合格(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項,下同)的預防措施,對不合格的糾正與糾正措施以及持續改進的目的,是確保所輸出的產品持續滿足顧客和法律法規的要求;而一體化管理體系所控制的內容是針對包括不合格在內的所有“廢棄物”的預防措施、降低、糾正(或治理)與糾正措施(或管理方案)和持續改進,確保所輸出的產品和(或最終排放的)廢棄物持續滿足顧客、法律法規和其他相關方的要求。因此,對任何過程輸入所涉及的資源和要求進行有效的策劃、控制以及對輸出所涉及的產品和廢棄物進行有效預防和管理,是一體化管理體系建立和實話的基礎與成功的保證。2.“過程”的增值轉換一個過程應當是或者本身是一種增值轉換。一體化管理體系重點強調采取污染(或廢棄物)預防和持續改進,以及對產品的精心防護和對廢棄物的有效控制,從而提高過程的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增加利潤。按照物料平衡原理(mass balance)或物質量不滅定理,任何過程輸入的“資源”和輸出的“產品”和“廢棄物”之間的關第可以表述在式(1)中: Min=Mout=Mp Mw (1)其中:Min為過程所輸入全部資源(或“物質”,包括有型的和無型的)總的“質量”(或重量);Mout為過程所輸出全部“物質”(也包括有型的和無型的)總的“質量”(或重量);Mp為過程所輸出“產品”總的“質量”(或重量);Mw為過程所輸出全部廢棄物總的“質量”(或重量);式(1)表明,在輸入“資源”(Min)怛定的情況下,過程輸出的“產品”(Mp)和“廢棄物”(Mw)之和也必然是個相應的恒定值。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多地減少或避免廢棄物(Mw)的產生,或者采取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對過程所輸出的環境因素(Mw)實施有效控制,在某種意義上就等同于盡可能多地提高或增加該過程預期產品(Mp)的輸出量,即最大限度地促進了該過程的增值轉換。3 以過程為基礎的一體化管理及其管理體系模式。在對組織過程網絡的任何過程和以過程為基礎的一體化管理體系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管理者應當:(1)認真考慮相關方要求。這里的相關方包括顧客、環保執法部門、有關社會團體、環保組織、行業協會、鄰里、供方(包括分承包方)、認證機構等;要求包括明確的(如合同規定)、隱含的、潛在的要求,尤其是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其他相關方的要求。(2)嚴格對輸入資源進行策劃、管理和控制。(3)確保按照規定的要求第一次就做好。(4)對過程及其輸出的產品和廢棄物進行測量、分析、改進或治理,確保其滿足顧客、法律法規和其他相關方的要求。同時,對相關方滿意程序的監視要求對對相關方有關組織是否滿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進行評價。(5)對過程輸出的產品進行有效防護,包括標識、登錄、搬運、維護、貯存和交付等。對廢棄物進行有效控制、分類回收利用和妥善處理,確保滿足相關方、有關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6)將一體化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作為組織和每一個過程的永恒目標。 二、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和實施要求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必須同滿足ISO9001和ISO14001標準的要求。因此,組織的管理者和體系的推動者必須從更深層次理解和掌握這里部標準的內涵及所涉及的范圍,以及必須具備的質量意識、環境意識和環境保護理念。以下簡單價紹一體化管理體系的主要要求及其實施要點。1、一體化管理方針一體化管理體系的管理方針應當由組織的最高管理者制定與發布。方針應體現組織總的一體管理宗旨和發展方向,體現最高管理者的經營理念、戰略境界、環境意識和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等??梢詫SO9000標準提出的八項質量管理原則作為制定管理方針的理論基礎。 為了滿足ISO9001和標準的要求,最高管理者應當制定并確保管理方針滿足以下要求:(1)適合于組織的宗旨及其活動、產品或服務的性質、規模與環境影響;(2)包括對持續改進和污染預防的承諾;(3)包括對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和滿足顧客及其他要求的承諾;(4)提供建立和評審管理目標和指標的框架;(5)形成文件并付諸實施,予以保持,并傳達到全體員工,可為公眾所獲??;(6)在持續適宜性方面得到評審。 2、過程及系統管理一體化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包括與管理活動、資源配置、產品實現、廢棄物產生、廢棄物處理和測量有關的過程。為了有效地利用過程方法建立和實施一體化管理體系,組織應當:(1)識別一體化管理體系必需的過程及其在組織工作中的應用;(2)確定并管理這些過程的順序、相互作用及其接口;(3)根據管理方針的要求制定管理目標并細化到有關過程;(4)確定標準和方法,以保證這些過程的有效運行和控制;(5)確定可以獲得必要的資源和信息,以支持這些過程的有效運行和對這些截長過程的監控;F(6)監視、測量和分析這些過程,實施取得預期目標、指標和持續改進所必需的行動;(7)實施必要的措施,以實現這些過程所策劃的結果和對這些過程的持續改進。組織還應當確??刂迫嗽烊魏斡绊懏a品和環境符合性的外包過程,明確控制的方法。 3、環境影響和環境因素及其控制ISO14001標準將組織在活動、產品或服務過程中對環境所造成的不利或者有利、整體或局部的任何變化(any change)定義為環境影響(environmental impact)。當然,它主要關注的是不利影響。這種不利影響的結果要環境么對環境產生污染和危害,要么使人類有限的資源耗竭或浪費。同時,ISO14001標準將組織在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夠或可能對環境產生作用的因素稱為環境因素。環境因素與環境影響之間是一種因果關系。環境因素是一體化管理體系中最重要的控制要點之一。在一體化管理體系中,最突出的特性之一是將任何過程所輸出的非預期結果----廢棄物定義為環境因素。廢棄物包括任何可能的“副產品”、廢水、廢氣、噪聲、固體廢話棄物和不合格品等。此外,顧客、法律法規和其他相關方有關產品、環境保護方面和組織自身的任何要求也應當納入環境因素不的范疇。 識別和確定環境因素應當考慮過去、現在和將來三種時態;識雖和確定正常、異常和緊急三個狀態和常見的環境問題,以及法律法規和其他環保要求,還包括能夠施加影響的范圍。 為了有效地建立和實施一體化管理體系,組織可以建立并保持一個或者多個程序,確定在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該程序能夠控制,以及期望它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以便判定對環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響的因素,以便判定對環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響的因不經,即重大環境因素。組織應確保在建立管理目標和管理方案時,考慮這些因素。當然,組織應及時更新這方面的信息。 對組織所使用的產品和服務中可標識的重大環境因素,組織應當將有關的程序與要求通報供方(包括分承包方)。 4、顧客、法律法規和相關方要求在一體化管理體系中,顧客、法律法規和相關方要求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從一體化管理方針的制定到環境因素的定義和識別、重大環境因素的評價,從管理目標指標的確定到管理方案的建立,從過程的運行控制到監視檢測,從管理體系審核到管理評審,在每一過程和過程網絡以及整個決策階段和所有控制過程中,都必須認真對待、慎重考慮這些要求。 在這里,“要求”包括產品的要求、環境保護的要求和組織確定的任何附加要求,也包括明確的或合同規定的、隱含的或法律法規規定的和潛在的要求??梢詫⑦@些要墳區分為主動的要求(如進行相關方滿意度調查或監視和測量等)和被動的要求(如相關方的投訴等)。同時,這種要求尖當是以向的。任何建立和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組織都有責任要墳自己的相關方(尤其是供方)在生產、活動、服務和生活等方面提供最佳環何產品或條件。 在一體化管理體系中,組織應建立并保持程序評審、確定和控制活動、產品或服務要求以及這些要求中環境因素的適用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建立獲取這些要求的渠道。 5、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建立和實施一體化管理體系的最終目的是使組織的產品質量和環境行為得到有效改善。管理廣元地熱異常承諾的污染預防和不斷改進,必須落實到可見證的數據或不斷更新的目標指標上。 制定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一般應針對使污染物排放達標,使廢棄物最大程度減少,使不合格率盡可能降低,使資源浪費減少或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等。要實現目標指標,必須有相應的資源(包括資金、人力或硬件配置、軟件開發等)保證。 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必須考慮顧客、法律法規和其他騰要求,還應考慮技術方法的可行性、財務支付能力、生產運行和經營要求,以及各方面的觀點等。目標指標一定要切實可行、具體并盡可能量化,方案中的管理責任必須落實到全沖服關職能部門和每一個層次或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各過程。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需要修改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的情況。如果一個項目涉及到新的開發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動、產品必須對有關方案進行相應的修訂,以確保管理方案與該項目相適應。 管理方案應按時監督落實,并保留相應的記錄;不能按期完成時,必須進行檢查,重新規劃,跟蹤實施并保留樸硝應的記錄。 6、一體化管理機構和職責一體化管理體系必須覆蓋組織的整個范圍和全體員工。因此,每一個部門、每一個管理者乃至每一個員工,都必須有明確的職責與權限,包括在管理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中的責任同時,有關人員必須具備質量環境意識和有關知識、經驗、能力。 組織可以對有關崗位員工(包括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操作工)的必備知識、能力和經驗及職現和權限作出明確規定,形成文件并予以通報。 建立和實施一體化管理體系一項系統工程,組織必須經歷決策、策劃、設計、組織機構及從中央到地方安排、體系文件編寫、必要的資源配置、必要的項目改造,以及培訓試運行和不斷改進完善等過程。這些過程,不僅需要全員參與,也需要其他資源的投入,包括必要的專項技能、可靠的專業技術及足夠的財力等。 最高管理者應當為實施與控制一體化管理體系提供必要的資源。 7、信息溝通信息溝通包括內部溝通和外部溝通。內部溝通,是組織內部各級職能部門和各層次之間的一體化管理信息溝通。通過溝通,實現管理協調、實施配合、技術合作、使環境因素、重大環境因素得到有效改善,使管理方案得到順利實施與落實。任何信息的呆滯或不暢通都可能造成一體化管理體系運行的失敗。 當緊急情況發生時,信息溝通的暢通無阻對應急準備和響應尤為重要。外部溝通,一方面是為了向外界扒介組織的環境質量政策,展示組織的環保形免受和持續滿足顧客和法律法規要求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為了實現管理方針中對滿足和相關方要求的承諾。這種交流也是雙向的。 8、運行控制組織應當明確與產口實現、廢棄物產生、廢棄物處更能及與確認的重大環境因素有關,與管理方針、目標指標有聯系的過程及運行活動。為了確保這些活動在程序規定的條件下進行,組織應當根據以下要求策劃這些活動;(1)必須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操作程序;(2)在程序文件中規定操作標準,包括產品實現、標識、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動的實施與控制,也包括廢棄物產生、標識、分類回必、處理、排放等的依法管制;組織應針對產品和服務中可標識的重大環境因素建立和保持管理程序,并將有關程序與要求通報供方(包括分承包方)。 9、緊急準備和響應為了履行組織在管理方針中對污染預防作出的承諾,組織必須制定和保持相應的程序文件,明確活動、產品和服務范圍內潛在的事故、緊急情況或潛在的重大環境因素,規定有效的應急準備。一旦這些情況發生,即刻采取響應措施,從而預防或者減少重大環境影響。必要時,特別是在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后,組織應對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予以評審和修訂??尚袝r,組織應定期檢驗上述程序。 10、監視、測量和分析監視和測量的目的是分析、評價過程中的產品實現和廢棄物產生是否偏離規定的要求,以及輸出的產品廢物是否滿足顧客、法律法規和其他相關方的要求。組織應當對一體化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對過程及其管理目標和系統的管理情況,對人員行為是否滿足規定的要求等進行監視、測量和分析。首先,對可能具有重大環境影響的運行與活動的關鍵物性進行例行的監視和測量,對免受應包括產品、廢話棄物、管理體系及春管理績效(包括環境績效)、有關的運行控制,以及相關過程管理目標和指標符合情況的跟蹤信息等。為保證監視和測量手段及其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有效性,應對監視和沒量設備進行校準并妥善維護,根據組織的程序保存校準和維護記錄。其次,將監視和測量結果與顧客、法律法規、排放標準、組織所制定的管理目標和指標、相關方的有關要求等進行跟蹤對比,以評價過程活動與管理方針和管理目標的符合性,以及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充分性、有效性和持續適宜性。同時,明確持續改進的切入點。采用過程方法建立和實施ISO14001/ISO9001環境質量一體化管理體系,不僅能夠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中出現的各問題和持續改進,而且為組織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提高了組織的效率和效益。同時,也為組織與其他管理體系的銜接構筑了一個管理平臺。 我要亮點咨詢: http://www.gorgevapors.com/ ***如有任何讀后感,請到http://bbs.51ldzx.com/ 論壇中與大家分享交流***
本頁關鍵詞:采用過程方法建立和實施一體化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