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是由各國標準化團體(ISO成員團體)組成的世界性的聯合會。制定國際標準工作通常由ISO的技術委員會完成。各成員團體若對某技術委員會確定的項目感興趣,均有權參加該委員會的工作。與ISO保持聯系的各國際組織(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參加有關工作。ISO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在電工技術標準化方面保持密切合作的關系。
國際標準是根據ISO/IEC導則第3部分的規則起草的。
由技術委員會通過的國際標準草案提交各成員團體投票表決,需取得至少3/4參加表決的成員團體的同意,國際標準草案才能作為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本標準中的某些內容有可能涉及一些專利權問題,這一點應引起注意,ISO不負責識別任何這樣的專利權問題。
國際標準ISO 9001是由ISO/TC176/SC2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質量體系分技術委員會制定的。
由于ISO 9001已作了技術性修訂,ISO 9001第三版取代第二版(ISO 9001:1994)。ISO 9002:1994和ISO9003:1994的內容已反映在本標準中,故本標準發布時,這兩項標準將作廢。原已使用ISO 9002:1994和ISO9003:1994的組織只需按第1.2條的規定剪裁某些要求,iso,仍可以使用本標準。
本版標準的名稱發生了變化,不再有“質量保證”一詞。這反映了本標準規定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包括了產品質量保證和顧客滿意。
本標準的附錄A和附錄B都是提示的附錄。
0 引言
0.1 總則
本標準規定了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組織可依此通過滿足顧客要求和適用的法規要求而達到顧客滿意。本標準也能用于內部和外部(包括認證機構)評價組織滿足顧客和法規要求能力。
采用質量管理體系需要組織作出戰略性決策。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的設計和實施受各種需求、具體的目標、所提供的產品、所采用的過程以及組織的規模和結構的影響。本標準既不擬統一質量管理體系的結構也不擬統一文件。
需要強調的是,本標準所規定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是對產品技術要求的補充。
0.2 過程方法
本標準鼓勵在質量管理中采用過程方法。
任何得到輸入并將其轉化為輸出的活動均可視為過程。為使組織有效運行,必須識別和管理許多內部相互聯系的過程。通常,一個過程的輸出將直接形成下一個過程的輸入。系統識別和管理組織內所使用的過程,特別是這些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稱為“過程方法”。
圖1是對第5~8章中所提出的過程方法模式的一個概念性圖解。該模式承認顧客在規定輸入要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組織必須對顧客的滿意程度進行監控,以便評價和確認顧客要求是否已滿足。該模式雖未詳細地反映各過程,但卻覆蓋了本標準的所有要求。
0.3 與ISO 9004的關系
本頁關鍵詞:ISO/DIS 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