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在即,貿易壁壘在被拆除的同時,綠色壁壘卻在被不斷地加高。由于標準的提高和農藥污染的加重,我國出口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已大大下降,大規模退貨的現象屢屢發生。發展有機食品,將成為中國農業突破綠色壁壘的一條出路。 本頁關鍵詞:有機食品—突破綠色壁壘的一條出路
份額雖少商機大
據中國有機食品發展中心副主任肖興基介紹,全球有機產品市場正在以年20%--30%的速度增長。幾年內將達到1000億美元。如果我們能在其中占到1%--2%的話,就可以每年增加10億美元的外匯收入。許多專家和企業家對有機食品很有信心。這首先在于,世界的有機化潮流為中國提供了市場機遇。西方發達國家有機市場在不斷發展,并且供不應求,基本靠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同時,國際上對我國的有機食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不少外商想進口我們的有機大豆、稻米、花生、蔬菜、茶葉、果品、蜂蜜、藥材等。目前,我國現有的有機食品的生產還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
其次是我們自身也有條件。一是十多年來的生態農業、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發展,提供了技術積累,也使很多人曉得了"綠色"這一概念。二是中國落后的農業狀況,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轉化成發展有機農業的有利條件。
制約尚待解除
1999年,我國有機食品的出口額是1500萬美元。這比之1995年的30萬美元,顯然已經有了極大的增長。但從我國有機食品所占的份額看還相差甚遠,制約因素包括政策、法規、科技和觀念等多個方面:一是缺政策。普通農田改作有機農田,通常要有三年的轉換期,國家對此沒有經濟補償,導致進入門檻高;研究與開發缺乏經費等。二是缺科技。有機農業生產的關鍵技術尚未得到有效解決。比如生物冶蟲、土壤改良等。三是觀念落后。直到現在很多人可能仍不知道什么是有機食品,或者分不清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有什么區別。四是缺法規。對有機食品的管理法規還不健全。
有機農業種種問題的癥結根本在于,我們還沒有很好地將它作為一個產業來做,特別是將有機食品作為我國迎接入世挑戰的重要措施之一。
專家建議,目前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將有機食品產業做大:一是成立國家級的有機食品產業管理機構。有機食品產業涉及環保、農業食品加工、商品檢查、消費者利益、外貿等領域與部門,所以應組成一個有機食品發展協調委員會。二是健全有機食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規體系。三是加強有機食品的宣傳工作,正確引導有機食品的生產和消費。四是研究有機食品生產推廣技術。五是要制定優惠政策。從稅收、信貸方面,支持企業建立有機農業基地,開發有機食品,為從事有機農業生產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咨詢服務等。
上一篇:HACCP原則的應用程序
下一篇:積極推行HACCP質量管理體系
地址:杭州學院路130號?E-mail:51ldzx#163.com(#替換為@)??ICP備11001889號 |